正文卷 第45章 临州大旱
霖煜在观星司的这几天里,除了早上要上朝,其他时间都无所事事,而且上朝也是站在最后面,也没有什么要汇报的,只不过走个过场。
朝中其他官员也都自动忽略这个人,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
观星司都是闲职,这个想法在虹都百姓眼中早已经根深蒂固,他们的工作就是偶尔去哪里做场法事,也不一定有用,每个月的月钱到是挺多的,这也使得那些观星司官员们有动力继续呆下去。
可这样一个费钱还没用的部门居然还没有被取缔,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过去的虹都,人们都靠着神的启事来预测一切事物,而且非常准,可是那些神渐渐的全都陨灭,自然就不灵了,可是皇族人还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能找到那些还没有陨灭的神,祈求他们庇护。
但是先人们的与神沟通的方法早就已经失传,观星司的作用就是找到那失传的方法,不管是否存在,不放弃一丝希望,就有可能真的成功。
可是观星司官员渐渐的都习惯了无所事事,早就忘了自己的初衷,现在里面也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被家里人送进这里做了官。
哪怕再怎么不堪,那也是个官啊!
今天上朝是霖煜最清醒最紧张的一次。
有近六成的官员联名上书要求取缔废钱的观星司,自己一下子从最后一排的小透明变成了全场的焦点。
也是被取缔了,自己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了,连同自己手底下的那批人都要被赶出宫,他们都是有钱人到还好,自己却要无处可去了。
无论无何都要保住观星司!
可是怎么保?在这里他人生地不熟的,恐怕没有人会帮自己。
只能赌一把了:“陛下,臣不知我观星司得罪了哪位大人,就要遭此大祸,臣等日日研究观星之术,从星象中探查到东部临州遭遇大旱,民不聊生,臣刚想汇报,居然就有人想要取缔观星司。”
“临州大旱朕知道,不过并不严重,朕已经派了人过去,你现在说是不是太晚了点,早干什么去了?”皇帝不怒自威,吓得霖煜跪在地上不敢动。
“陛下,臣只是想说,光派人去救灾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坛祈雨,才能解燃眉之急。”霖煜哪里懂什么祈雨,不过为了保住观星司,只能先这么说了。
那些大臣们听了这话,一个个都皮不笑肉笑,憋的脸通红,皇帝也忍不住,但是迫于威严,只好捂住嘴巴,假装咳嗽几声,给糊弄过去了。
戚相是个直言不讳的人,他转过头去,对霖煜问道:“这位大人,你是师从何门,竟然会这祈雨之术,真没想到,我虹都朝中,居然还有如此高手!”
话里话外都是讽刺的意味。
又一个官员也符合道:“这祈雨之术,不都是那些江湖术士用来坑蒙拐骗的嘛,竟然胆子大到敢在这朝堂上说出来,若是传出去,恐怕会贻笑大方。”
有几个官员再也憋不住笑了,偷偷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这位大人若是想保住观星司,大可换个说法,这种夸大其词太容易被拆穿了,况且还是在陛下面前说,恐怕有欺君之嫌啊!”
“对啊,这是欺君之罪……”
大臣们议论纷纷,霖煜心想这下子全完了,没想到还没开始自己的鸿途,就要栽在自己这张臭嘴上。
可皇帝似乎很看好他,对他说道:“既然你会祈雨,那你就去,成功了就罢了,观星司给你留着,若是失败了,朕不仅要取缔观星司,还要追究你的欺君之罪。”
事已至此,霖煜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在别人看来,皇上同意他的要求,只不过是让他多活几天,等时间一到,欺君的罪名足够他人头落地了。
本来只是失去官职,现在命都要没了。
下朝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对他指指点点,那些官员们有的看笑话,有的同情他,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就要一命呜呼了,太可惜了。
临州大旱,其实本身并不严重,只是正好发生在庄稼生长的时节里,临州是整个虹都生产粮食的重要城池,可眼下庄稼都快干死了,人们都很焦急,再这样下去,第二年大半个虹都的百姓就都没饭吃了。
派过去的官员只能让人从隔壁城里一桶一桶把水运过来,解决的了一时解决不了一世,光运水就累死了好几匹马了,再这样下去,第二年粮荒是逃不掉的了。
闵庄帝命令霖煜立刻出发前去临州,一刻都不允许逗留。
而此时的霖煜心里连遗言都已经想好了,还责怪自己为什么要夸下海口,而且还是在皇帝面前,想赖都赖不掉。
皇帝派了一批人跟着他,以防他半路逃跑,还下了命令,若是祈雨失败,直接囚车押回京城处决。
他看着眼前装备齐全的一队人马,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落下来,两只手攥着衣角,捏出了手汗,他发誓若是太过此劫,从今往后再也不说大话了。
不过一切都得逃出生天再说吧。
刚下朝,他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连坐都没坐一会儿。
一部分观星司的官员害怕被连累,都纷纷上书辞官,被皇帝全部拒绝,并让他们继续“观察星象”,此话一出,有几个胆小的直接瘫软在地,话里话外都是要治他们罪的意思。
出发啦!
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观星司的那些官员们都拿出“毕生所学”,来祈求老天开眼,让临州赶紧下一场雨,越大越好。
队伍里,霖煜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删了自己一嘴巴子,怨恨道:“怎么总是跟雨过不去!”
幸好临州离得远,他总是在找机会逃跑,可是一路上严防死守,根本没有机会,那些禁卫都身经百战,自己这种弱不禁风的样子,若是逃跑了,准一下子就被拎回来了。
一路上都没有停过,其他人也从来不和他说话,生怕和他沾上一丁点儿关系,到时候问罪的时候连累到自己。
一走就是五六天,临州到了,马车直接拉到事先搭好的祭台上,一个当地官员把他请下马车。
刚踩到地面的时候,霖煜的腿都是抖的,缓了好久才站稳,旁人都看出来是吓的,可他偏偏嘴硬,说是马车太晃了才这样的。
仰视着高高的祭台,上面什么都没有,那官员也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连忙问道:“鉴天大人,看看祈雨需要些什么工具,下官派人去准备去,还有祈雨要定在什么日子,还请大人指教指教。”
看来可以在这上面拖延一些时间,就说道:“需要三根高香,猪牛羊三牲,米面各三十斤,还要一套上好的蚕丝衣物,还有,这祭台太矮了,再高七尺,一定要是正好七尺,不能多也不能少。”
人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在拖延时间,不过,都把这当成一场戏,都看地挺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