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到最后,还是东方朔征扛下来了众人的异议,封锁整个圳南区域,但是却亲自带了一批精锐药师赶赴圳南,与圳南共存亡。
圳南那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在东方朔征去了圳南没有多久,东方挽风就紧跟着去了。
临走的时候,东方挽风告诉他:“你一定要想办法将族里的那些谣言压制下去,如果可以,希望你也能安抚一下躁动不安的人心。”
东方挽安还迷糊着,完全搞不清楚状况,他那个时候是真的小,什么都不知道,他也不会处理事情。
面对着族内的一片混乱,还是东方挽风救命似的教了他一些,然后就奔赴圳南了。
在东方挽风走之后,族内可谓是翻了天,当然这一切东方挽风并不知道。
本来有东方挽风在的时候,多多少少还能震慑一下那些人,毕竟那个时候,族里是两种声音,一种是拥护东方挽风做下一任的族长,一种是拥护他的。虽然两派意见相左,但是东方挽风在族里的地位可见一斑,他在族里的说话分量也很重,几乎没有人敢忽视他的话。
在东方朔征走之后,全是东方挽风凭借一己之力,安抚下来了那些躁动不已的族民。
但是在某一天,他像是得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一样,将他单独约出来,临阵磨枪的嘱咐了他一些事情,然后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族里,也去了圳南。
东方挽风一走,族里就像是被煮沸的热油一样,直接炸开了锅。
东方挽安看着他们一个个争吵的面红耳赤,又是紧张又是害怕,东方挽风教他的那些东西,根本就没来得及派上任何的用场,他太害怕了,在族里也没有什么分量,所有人眼睛里根本看不见他。
好在他还有一个手腕很厉害的母亲——楚岚絮,楚岚絮直接出面来跟众人周旋。
东方挽安对那个时候的印象和感触全都是来自族里面慢无休止的争吵和勾心斗角,对于瘟疫的可怕倒是没有什么认知,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那场瘟疫会害死很多人。
所以现在他得知南宫家也发生了和当初圳南一样的瘟疫的时候,心中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并不是惊惧,而是幸灾乐祸,与东方朔征却是两个不同的心境。
现在东方朔征让他去封锁边境,他也觉得有些大题小做了,药方子给了,物资也支援了,封锁边境未免也过于小题大做了些。
封锁边境可不仅仅是两方区域不再互相往来这么简单,别的不说,单说走商方面,就不知道他们这边会损失多少。
其次,还有人员流动方面,这个才是最麻烦的,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措施,只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冒险,仅仅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还有一系列的物资补给什么的,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员调动问题。
虽然他是少族长,但是边境的守卫调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只能调动三分之一,并且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想要完全掌控住边境,就必须得到东方朔征手里的令符。
但是东方朔征并没有给他。
并不是东方朔征不想要给他,故意在这一点上刁难他,而是因为这个东西过于重要了,所以东方朔征不敢直接通过灵鸽送给东方挽安。
东方挽安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并无异议。
东方朔征既然下了这么一个决定,那么令符迟早会给他的,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已。
东方挽安这下子也没有心情去探查那副画卷里描绘的地方了,连忙赶到了边境区域,开始着手处理这一件事情。
他早已经不是那个遇到些事情就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小笨蛋了,经过这些年的磨炼,他早已经练会了一手的能力,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虽然说不上是精通,但是多多少少也算是入了门道。
花费了一些时间,东方挽安直接将自己能动用的那一部分人手给召集起来了,然后挑了几个看着比较靠谱的,就让他们负责监管两地的人员往来。
不让百姓随便走动,这肯定是要给他们一个交代的。
东方挽安想想,既然是南宫家出现的瘟疫,那么事情定然不会很小,说不定很快就会路人皆知。
所以他不用另外再编织出来一套谎言来哄骗这些人,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稍微润色一下就可以拿出来作为理由来解释他为什么要封锁边境了。
瘟疫嘛,所有人都知道会传染的,明白严重性,足以让大部分人老老实实的待着,不胡乱跑动。
但是这是一场什么瘟疫,就不能多说了,否则要是让当初圳南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毕竟,这里距离圳南还是很近的,就挨着的。
当初圳南大规模发生疫情,这里受灾也不小。
据说当时这里还小规模的爆发过一次动乱,因为那一段时间全程是楚岚絮在掌管族内的事务,所以东方挽安并不是很清楚当时是事情的具体情况。
不管如何,出于稳定人心的需要,他也不能直说南宫家出现了和当初圳南一模一样的瘟疫。
东方挽安的动作很快,这些年来的早已经训练出来了他非同寻常的处理事务的能力。
将该放出去的消息放出去后,东方挽安就安心休息着了,下面的事情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现在就差东方朔征手里的令符了。
等到令符到手,他就可以将这里布置得更加固若金汤。
边境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东方挽安就给东方朔征回了一个消息,将这里的情况简单的叙述了一下,顺便提醒了一下令符的事情。
东方朔征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心里有些惊讶东方挽安的办事效率,旋即就考虑起来令符这个东西应该交给谁,让谁带给东方挽安。
想来想去,东方朔征决定将令符交给大长老,顺便让大长老也待在边境,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