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Chapter 23 午夜
凌晨一点,对于所有没回家的人来说,便利店似乎就成了个临时的家。
从聚会中出来的人,来这醒醒酒,三两人说说之前未尽的话;加班的人,来这逃避一下工作,买点热乎乎的关东煮,舒缓烦躁的心情和紧绷的神经;一些搂着包裹或推着箱子的人,来这已经是他们拥有的最好的选择,也会在店员的默许中,静悄悄地找个角落休息打盹,尽量不让自己打扰到别人。
这个黑夜中总是散发着明亮光芒的地方,或许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能为人驱散一点点疲惫的地方。
邱文博站在结账台前,发现自己平常抽的那种烟在货架上只剩孤零零的一盒了,问了店员也是刚好没货了。
不经意的,他瞄到收银机下的商品也是摆得七零八落的。
大半夜的,这些“自残”和“自保”的商品总是卖得比较好的。
今晚依旧是个不眠夜,邱文博看着货架,心想也不是不能将就。
更何况这种拿几盒烟当夜宵的习惯也不是很好。
挠了挠下巴的胡茬,呵。
“我就要剩下那包吧。再帮我把这个盒饭热一下,谢谢。”
“老张,咖啡要吗?”
邱文博回到工作室,递给剪片剪得昏天黑地的张书涯。
“你是偷偷出去睡了一觉吗?”张书涯瞪了他一眼,“出去那么久。”
“……啥呀,我就出去抽了根烟发现没了,去买烟就顺便又买了些吃的。”邱文博拿咖啡在人眼前晃了晃,“到底要不要?不要拉倒啊。”
对方一把将杯子抄了过来,打开盖子,确认是自己喝惯的黑咖啡,才又若无其事地坐回去继续盯着屏幕。
邱文博拉过他身旁的椅子,也坐了下来。
因为好几天没回家好好休息洗漱,两个人都有点形容憔悴不修边幅的样子。
“这部分再给你过一遍吧,一起看看。”
张书涯周围一片云雾缭绕,他往烟灰缸里抖下那截长得随时都要断碎的烟灰,跟邱文博说。
“开始吧。”邱文博点点头。
屏幕上开始连贯地回放起剪辑师这几天已经看了快上百遍的片段。
两人靠在椅背上,集中起精神,迫使着自己调整好心态,尽量假装自己是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重新审视这回的剪辑版本。
说是如此,但也没哪个观众是看着看着,忽然就抓起笔在跟前的纸上迅速记下什么的。
“也不知道你是从哪儿挖来那么多这样的演员的。”张书涯指间夹着一截差不多燃到头的烟屁股,朝屏幕那边戳戳,“感觉你挖掘新人的眼光比导片儿的水平还好。”
屏幕上定格着的,是坐在墙脚的程安娜,低垂着眼,明明一半脸在阴影里,却让人能清楚地察觉到萦绕在她眼底的水汽。
邱文博瞥了他一眼,“怎么,活儿太多……不想干了?”
“开玩笑嘛。”张书涯哈哈道,“这不,导演引导得好,他们才能有这样好的发挥。”
“新人呐,遇到好的导演是幸运。但后面的发展要是自己把握不住,好事也就不好了。”
张书涯吐了口烟,煞有介事地说。
邱文博拍过不少口碑不错的小成本爱情片,因是小成本,所以找的演员一般都是刚从院校专业毕业的,比较有潜力的新人。
《第六个夏天》讲的是小镇海边的故事,《过客》说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这几部电影在几年前上映时,排片率其实不高,但对比起成本,票房成绩其实已算颇为亮眼了,后续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上线却慢慢累积了不少好评,评分均在8分以上。
票房和好评是一回事,电影上映后,里面新人的表现,其实都有引起不少同行的注意。
大家都愿意在这些新人身上花功夫——毕竟他们现在除了潜力,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现在找他们拍戏,容易;以后呢,那可就谁都说不准了。
不过……
效果都一般般。
拍邱文博电影的新人,去拍别人的电影,好像都有点水土不服。
怎么……在邱文博电影里,这些人的眼神、唇角,一举一动,都能透露着让人心动的感觉,到自己的镜头下,就……都透露着让人心肌梗塞的僵硬?
可能他挑的人,就适合拍他那卦的戏吧。
邱文博似也想到了什么,皱了皱眉。
沉吟一会,他说道:“程安娜跟以前那几个都不一样。李容安,也是个不一样。也不知道这回……”
不知道这回,是能继续保持他的口碑?
“没事的。”张书涯拍拍他肩膀,“总要有突破的——我觉得这回的改变就很好。”
《一路火花带闪电》跟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不仅仅是在选角上。
时隔两年,邱文博的稳定发挥让不少投资商主动找上门来,他可以支配的资金可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他这回构思了这样的题材,也开始尝试加入特效,制作男女主角的网游虚幻世界。
当然,还要一定程度上巧妙地植入广告。
这些对他来说都是第一次。
“不赚钱的电影,要不就是纯艺术追求、自我发泄,要不就是垃圾。”
他想起那时候跟刘致说的这句话。
“至少我是认真地当一门生意在做的。”
……
确实是。
追名逐利,爱慕荣耀,这都不是与艺术相悖的东西。
事实上,它们是艺术成就的一项最重要的证明。
名利不好的地方,是有的人为了它们超出了限度、做出不道德的事情,而造成的。
邱文博一直很清楚。
但他的“生意”,其实是到《一路火花带闪电》才算是做开了。
之前的电影不亏钱,但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赚钱”。
就像是,小本生意,累积下了好口碑后,要开连锁店一样。
糊口,到赚钱,这中间的坎儿,不比刚开始支起门头时小,甚至应该说是大得多。
那些年,在刘致面前自信地吹过的牛,也是给自己在打气吧。
邱文博苦笑。
“希望吧。”
“我就问你,哪回拍完了你不纠结?哪回剪片的时候你不忐忑?”
张书涯一个烟屁股戳进烟灰缸里。
“我可没功夫管你……熬过这段时间就好啦。”他哼了一声,悠悠说道。
邱文博知道,张书涯对他的这幅样子已是司空见惯,是真的不会管他、开解他。
再说了,两个大男人来这套也太……
反正不合适。
“我听小詹说,全世找你拍一部玄幻片?”张书涯问。
全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综合性娱乐集团。
“他们有这个意向。”邱文博说,“同时找了好几个人,我只是其中一个。”
“我听小詹可不是这么说的呀。”张书涯说,“他说全世很看好你,但是你还在犹豫着什么——你犹豫什么啊?抱上这棵大树,以后可真是顺风顺水了。”
可不是么,如果签约了,各种好的剧本随便挑,更加不必为资金方面发愁,自己需要忙里忙外、亲力亲为。
“你是身体底子好,保养得当——可是这样熬下去啊,再过两年,三十多岁的看上去就像四十多咯……”
张书涯这个人。
邱文博觉得他专业方面确实出色,毒辣的眼光,狠准的手,很多他这个导演都犹豫不已的片段,他说剪就剪,两个人争执起来,张书涯总是痛陈他“管得太多”。
他真管太多了吗?
刚开始的时候,他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剧本、拍摄、剪辑,拉投资等等;后来有了些规模以后,他把手头能交给别人的事都交了出去,不再需要自己掌镜了,也找到了像张书涯这样的能懂他想法的人。
他懂得,再优秀的人也需要和别人合作,更需要找到更多同样优秀、甚至比他优秀的同伴。
并且,虽然外界对他的评价是“有才气”、“眼光独到”,但他其实很清楚他的短板。
在创作方面,他算不上一个很有天赋的人,近年来繁杂的工作也让他很难静下来构思一个故事。以前还会不服气,但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他沉淀下来,明白自己比起创作,更擅长表现。
不光是拍摄、剪辑,作为一个导演,一个想走得更远的导演,他必须有个团队,和他思维一致,又在各个方面更加优秀的人。
他想超越“青年导演”这个有点尴尬的头衔,想做更宏大的梦,去更远更宽广的地方。
毕竟他的理想不止是眼前的这些,远远不止。
“我不想抱大树。”
邱文博揉揉有些紧绷的额角。
张书涯瞪大了眼。
“你不想抱大树?你想啥你……”
“这个电影,我有考虑;但是你说的长远的那个,我没有考虑。”
邱文博想了想又说:“还不是时候……还不到我拍这个电影的时候。”
“你在等什么?”
张书涯不解。
他在等什么?
“我写不出满意的剧本。”
邱文博说。
“全世那有的是厉害的编剧。”张书涯嗤了一声,“你就非要自己写?”
邱文博摇头:“谁说我要自己写的?”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在等一个别人写的剧本。”邱文博说,“我想有些新的视角,给我一些新的东西。”
张书涯无语。
“全世那么多编剧……他们写的不都是‘别人写的剧本’?”
“这怎么一样呢、”邱文博摇摇头,“真正能吃进心里的菜,一般都不在米其林餐厅里。”
米其林能做出无可挑剔的味道,却不一定是能走进他心里的味道。
就像是游子不管走多远,心里依旧惦记的是家里的那一桌妈妈菜;或像是和女朋友分手以后,吃过再多的柠檬糖,都不如她当初爱吃的那一种。
有很多味道,远不止是充饥或者是品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