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00章 圈子
叶若生被自己脑海中的问题,吓了一跳,她什么时候回来的,关自己什么事?车后座的人是谁又有什么关系?
肯定是天太热的缘故,让他脑子不清醒,也或者这半年赵瑾煜对他的打击太大,以至于他有些在意她的一举一动。
本来要出门去老师那借几本书的人,转身又进了大院。
赵瑾煜载着董志飞兜了一圈,路上风带起来的都是热气,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吹风机对着吹,两个人靠的近,回到大院的时候,赵瑾煜只觉自己快化了。
董志飞倒是乐呵,小院前面,江北几个蹲在树荫下闲聊着,每个人都热得眯起眼,看起来,等了有一会了。
瞅见车回来,几个人站起身,往这边走,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
赵瑾煜在快靠近他们的时候,将车停下,董志飞从后座下来。
“哎,我说志飞,你这就不地道了,说好了时间,你怎么还先过来了。”
“我这不是为你们节省时间吗?再说了,我俩是赶巧先碰上的,怎么叫不地道。”
董志飞被拆穿,也不难为情,反而在心里偷笑,可不就是缘分吗?回身看了看赵瑾煜脸,晒的微微泛红,额上一层细密的汗。
“你们还兜不兜了,要兜赶紧的,大热天的。”
“兜兜兜。”江北蹭一杆子跨上摩托车后座 ,手刚要伸过去搂住赵瑾煜的腰。
董志飞叱道,“大热天的,你那手跟烙铁似的,捂着人家肚子,得热死人,不会把后面扶手啊,一点不懂事。”
江北合计合计也对,手背过去抓住了摩托车后面伸出来的小铁架。
赵瑾煜瞟了董志飞一眼,啥也没说,拧了拧车把,轰一下冲了出去。
身后是此起彼伏的,“卧槽......”
之后,赵瑾煜载着这哥几个,挨个跑了一趟,用的时间倒也不长。
不管是站旁边看的,还是从车上下来的眼珠子都锃亮,又不是刚才被烤的蔫头耷脑内样了。男人么,甭管岁数大小,对车都天生渴望。
在这个自行车对于大多家庭都是稀罕物的年代,摩托车可以说是男人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
“瑾煜,你这车是赵爷爷给你买的不?多少钱?”
“是外国货不?你这一看就不是单缸的,我看肯定不是国产的。”
赵瑾煜知道瞒不住,现在国内的摩托车清一色单缸,别名屁驴子,一台六七百,基本都是特殊工种配备的,偶有家庭条件好的也会买来代步。
再好一点的是250,黄河幸福,比屁驴子漂亮的多,价格也高,两三千,买的人更少,毕竟离改革开放还差点时间,有家底的也不敢露。
但说到底,都没她这个罕见,凌木125两冲程双引擎,并列双缸风冷发动机,排量124cc,最大马力16匹,最高时速110千米。
国内压根没上市,就是推出市场一般人也买不起,七十年代万元户啥概念,这玩意差不多顶两个万元户。
怕太打眼,赵瑾煜给车子做过改装去掉标志和一些设计,即便如此,圆形头灯,银色配黑色涂装,纯黑真皮座椅。
也让围着打量的小子们,一个个看的眼发直,仿佛盯着自己梦中情人。
“不是,是我朋友的,他看我没自行车,上学不方便,就借我了。”
“卧槽,你这什么朋友,太够意思了,这车说借就借,改天介绍哥几个认识认识呗。”
赵瑾煜笑,没接话,大家也没觉得不对,只有董志飞多看了她一眼。
年轻人的友谊就这么来的快,相同的兴趣爱好,一句话就走到一起。
大院的孩子,来自五湖四海,在新华国成立后跟着父辈们来到首都,住进大院,在这里度过他们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他们在这里上幼儿园,读小学中学,也有成绩好的孩子考到院外的初中高中。
之后大部分人会继承父辈的衣钵,去当兵,男的海陆空,女的进通信兵或者文工团,普通人渴望的名额,他们垂手可得。
所以他们很难和大院以外的孩子成为朋友,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外面的人想融进去也不容易。
自从赵瑾煜带几个小子兜完一圈后,老赵家的门槛就快被他们踩榻了,每天都得来好几趟喊人。
赵凤娇只要在家就不会给他们好脸色,哪怕赵瑾煜搁屋里躺着呢,她也得大声说,我“哥”不在家。
有时候还得加上一句,我“哥”学习去了,你们别老招她,影响她学习,配上她的小白眼,惹得董志飞他们哄堂大笑,赵凤娇气的再把门摔上。
过一会儿,他们该来还来,啥事不耽误,仿佛刚才那门摔得不是他们,谁叫他们是真闲,也真得意跟赵瑾煜玩。
还有人是存着故意逗赵凤娇生气来的,皮小子的恶趣味总是稀奇古怪。
对于他们的相邀,赵瑾煜能躲则躲,撞上了,也多数拒绝,关键他们说的那些玩意,她没一个感兴趣的。
董志飞他们也没觉得赵瑾煜冷淡傲气,认识以后,回家都打听过赵爷爷家的这个大“孙子”,学习好,还不是一般的好。
状元,全首都就这么一个,以前只觉得他们大院出了个状元,倍儿长脸,长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对上号了,更觉得脸上有面儿,这我哥们!
所以赵凤娇说赵瑾煜学习去了,他们是信的,不学习怎么考的状元,像他们考及格都费劲,就等着家里安排进部队,其他的时间能玩一天是一天。
一转眼,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晚上大院放电影,董志飞他们照例来喊人,赵瑾煜刚想拒绝。
江北嬉皮笑脸开口,“今晚的片子你不看肯定后悔,我告诉你,不是《地道战》也不是《铁道游击队》,我听说今晚放外国片。”
“哥,去吧,我也想看。”赵凤娇在后面扯了扯赵瑾煜的衣角。
“那行,晚上一起去。”
饭碗刚放下,院外就传来喊人的动静,老爷子看见他大孙女终于愿意和同龄人交朋友,也高兴,忙往外赶人。
“你们快去吧,看电影别迟了,剩下的爷爷收拾。”